中醫能否治癒胃炎

本文已影響2.91W人 

慢性胃炎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各種致病因子的反覆侵襲,從而發生持續性慢性炎症性改變。現代醫學對慢性胃炎的治療具有一定的療效,但停療後複發率高,尤其是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由於病因複雜,病情頑固,目前尚無促進其病理改善的藥物,萎縮病變形成後便很難逆轉,而中醫藥治療本病,療效明顯優於西藥,且能使萎縮的胃捻膜逆轉。夏季三伏天高熱,陽氣旺盛,根據"冬病夏治"的原理,應用芳香化溼、溫陽散寒的藥物進行穴位貼敷、內服,較易祛除脾胃陰寒之邪,對於疾病的治療及轉歸十分有利,可以提高其治癒率。

中醫能否治癒胃炎

一、穴位貼敷法

穴位貼敷法1:

取大椎、膈俞、脾俞、胃俞穴。用"冬病夏治消喘膏"。取炙白芥子21份,元胡21份,甘遂12份,細辛12份,生薑適量。上藥烘乾,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儲瓶備用。用時取生薑適量,洗淨浸泡後搗碎取汁,再用生薑汁拌和藥粉(藥粉和生薑汁的比例大致爲10克:10毫升),拌勻調成。藥膏直徑爲1.3釐米、厚約0.3釐米。取適量藥膏攤塗在5釐米x5釐敷紙中心部位,貼敷於大椎、膈俞、脾俞、胃俞穴上。成人每次貼敷的時間爲4-6小時,兒童相應縮短。如果局部有燒灼感或疼痛,可以提前揭去。如貼後局部有發癢、發熱舒適感,可多貼幾小時,待藥膏乾燥後揭去。貼敷的時間以每年"頭伏"、"中伏"、"末伏"的第1天中午時分爲佳,共貼敷3次,一般連續貼治3年。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理氣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穴位貼敷法2:

取膈俞、脾俞、內關、足三裏穴。用"天灸膏l方"。取白芥子、斑蝥各等份,共研極細末,用50%二甲基亞磯調成軟膏。用時取麥粒大小的藥膏,放置於5釐米x5釐米貼敷紙中心,貼敷於膈俞、脾俞、內關、足三裏穴上。貼敷時間在每年"頭伏"、"中伏"、"末伏",擇其中午時分,5天貼敷1次,3次爲l個療程,必要時可連續貼敷2-3個療程,連續貼治3年。成人每次貼敷的時間爲3小時,兒童相應縮短。一般揭去藥膏後即起水炮,逐漸乾癟結痂。水泡不可擦破,若破裂,用甲紫塗擦。注意局部清潔,一般不會感染,不留瘢痕。

此方法具有健牌和胃、祛瘀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穴位貼敷法3:

取大椎、心俞、膈俞、內關穴。用"天灸膏2方"。取白芥子、甘遂、麻黃、細辛、半夏、元胡,各藥等量烘乾,共研爲細末,過100目篩儲瓶備用。用時取生薑適量,洗淨浸泡後搗碎取汁,再用生薑計拌和藥面(藥面和生薑汁的比例大致爲10克:10毫升),拌勻調成膏狀。取藥膏3克,攤塗於5釐米x5釐米貼敷紙中心,在藥膏上面點少許麝香(或冰片),貼敷於大椎、心俞、膈俞、內關穴上。固定3-4小時後取下。每年治療4次,即"頭伏"、"中伏"、"末伏"第l天的當日中午時分各貼敷l次,"末伏"後10天左右再敷貼第4次以鞏固療效,每年4次爲1個療程,連續貼敷治療3年。

此方法具有溫陽通絡、健牌和胃的功效,用於治療慢性胃炎。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