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嘔吐和蛋白過敏(不耐受)有啥關係

本文已影響1.5W人 

說起小嬰兒的反覆嘔吐,很多人容易馬上想到“病從口入”這幾個字,大家常常會把嘔吐和消化系統疾病聯繫起來。比如胃炎,食管反流,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等消化系統常見疾病,這沒有錯,可是,在孩子嘔吐的病因當中,最容易忽略的是嘔吐和食物過敏的關係。

嬰兒嘔吐和蛋白過敏(不耐受)有啥關係

今天上午上門診,從外縣來了一個反覆嘔吐的小嬰兒,孩子家長訴患兒生後總愛嘔吐,當地醫院醫生建議到西安來做一下有關胃部的檢查。我看到孩子精神很好,但是頭頂上的溼疹很明顯。結合孩子血常規檢查當中嗜酸性粒細胞比例明顯升高,我斷定孩子的嘔吐和孩子的牛奶蛋白過敏可能有很大的關係。(該孩子生後只吃了很少的人奶,主要吃的是配方奶。)

我建議孩子先不要首選胃部檢查,因爲無論是胃鏡還是X線鋇餐透視檢查對這麼小的嬰兒是有風險的,可以先試驗性性治療,如果不行再做進一步的檢查。當我對家長說起孩子可能是牛奶蛋白過敏引起的嘔吐以後,家長一臉迷惑,將信將疑。

牛奶還會過敏?我孩子吃後沒有出現過敏現象啊?在很多人固有的知識當中,過敏應該是一吃某種食物身上馬上出了疹子纔是過敏。其實,只有嚴重的急性過敏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而慢性過敏,即便是一些醫生(非國過敏專業醫生),也可能不認識。

慢性食物過敏(也叫食物不耐受)是目前臨牀常見疾病之一,也是嬰兒最早出現的過敏問題,其所引發的臨牀症狀多種多樣,涉及皮膚、消化道、呼吸道、甚至神經系統等多器官多系統。近年來,隨着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食物蛋白過敏導致嬰兒頻繁嘔吐的現象備受人們關注,以嘔吐爲主要表現的食物蛋白過敏性疾病的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我市醫院兒科曾調查(3個月到一歲嬰兒)32例以嘔吐爲主要表現的嬰兒,食物不耐受檢查即血清食物特異性IgG檢查,全部孩子滿足下例條件:1)主要症狀除頻繁嘔吐外,部分伴腹瀉、血便、溼疹、生長緩慢;2)上消化道內鏡提示胃、十二指腸有粘膜病變;3)食物不耐受檢測對一種或一種以上食物蛋白不耐受;4)食物

歸避試驗或激發試驗陽性。

這些孩子臨牀上均以嘔吐爲主要臨牀表現,常發生在進食後,成非噴射狀,每日2~6次不等,嘔吐物爲乳汁、乳凝塊,不含膽汁及糞汁,嘔吐前後不伴有哭鬧不安,曾診斷急性胃炎或胃食管返流,予胃腸動力藥無明顯改善。伴腹瀉10例,大便呈黃色稀糊狀或蛋花樣便,每天3~5次,每次量不等,曾診斷腹瀉病,予腸粘膜保護劑、微生態製劑治療無明顯改善;伴血便患兒2例,呈糊狀便伴血絲或少量鮮血,對症止血等治療效果欠佳;其中10例伴有溼疹,大部分溼疹見於頭面部、軀幹即臀部,表現爲風團樣皮疹,瘙癢,嚴重者溼疹可見滲出、結痂,於皮膚科就診外用藥物治療無明顯效果;體重增長緩慢或不增長,皮下脂肪逐漸減少1例,曾在外院診治中反覆應用抗生素治療,無效。

牛奶過敏是嬰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問題,在嬰幼兒中的發病率約0.3%~7.5%。非IgE介導的食物過敏反應

被稱爲食物不耐受,是當前國內外的研究熱點,食物不耐受發生機制是由於免疫系統把進入人體內的某種或多

種食物當成有害物質.從而針對這些物質產生過度的保護性免疫反應。產生食物特異性抗體IgG。特異性IgG抗體與食物顆粒形成免疫複合物(Ⅲ型變態反應),引起所有組織發生炎症反應,並表現爲全身各系統的症狀與疾病。嬰兒食物不耐受的影響可遍及全身各系統,臨牀表現多種多樣。5%~15%疑似牛奶過敏患兒的症狀會累積一個或

多個臟器,表現爲皮膚的搔癢、蕁麻疹、溼疹等;消化系統可以表現爲嘔吐、腹瀉、腸脹氣、腸痙攣等;呼

吸系統可以表現爲流涕、噴嚏、鼻塞、咳嗽、喘息,甚至過敏性休克等。諸如此類的症狀或疾病往往對患

兒的生長髮育造成嚴重的影響。又因缺乏有效的診斷手段被臨牀忽略而延誤診斷。

關於食物過敏或不耐受的小嬰兒,如果完全母乳餵養是很少發生的,然而如今市場對牛奶製品的大量引進,錯誤的餵養理念以及過早服用奶粉,過度依賴奶粉心理等錯誤觀念,導致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過早依賴奶粉從而出現過敏症狀和過敏性疾病。

對於不能進行母乳餵養或者進入轉奶期的嬰兒,必須根據嬰兒過敏性疾病風險程度選擇適當的無敏或低敏配方。衆所周知,對於牛奶過敏患兒盲目禁食異性蛋白會造成患兒營養不良,生長髮育緩慢,導致病情遷延不愈、惡性循環,然而隨着配方奶粉加工工藝的逐步完善,大大減少了上述現象的發生。目前歐洲兒科過敏和臨牀免疫學會和美國兒科營養學會對低敏奶的標準是:這個配方的基礎是牛奶蛋白質的水解,水解後的多肽片段足夠小,在牛奶過敏的嬰兒羣體中,90%的對象能夠耐受。

希望越來越多的醫生以及家長多多瞭解和食物過敏有關的一些知識,讓過敏孩子的治療少走點彎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