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的艾灸的穴位是哪裏?痛風艾灸的禁忌有什麼?

本文已影響7.94K人 

痛風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痛風的發作給患者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和痛苦,中醫灸是治療痛風的方法。痛風灸的穴位是什麼?

痛風的艾灸的穴位是哪裏?痛風艾灸的禁忌有什麼?

一、痛風灸哪個穴位

灸治以灸痛點爲主,以腫脹部位。中腦、神闕、關元和足三裏、腎俞、腰陽關。因爲我們不僅僅要治療痛點,我們還要用艾灸的方式來恢復體能,來恢復被疾病破壞的正氣,用艾灸來升元陰元陽。艾灸的主要功能也是驅、補、通、調。就是驅寒邪,補正氣,通經絡,調整人體元陰元陽。

中醫認證溼熱內含,脈絡瘀阻。治療原則是清熱利溼,通過活絡。治療方法優先受到關節刺血。局部皮膚通常消毒後,用採血針刺傷患部鮮紅色或暗紅色傷,淤血出現,其顏色從暗紅色變成鮮紅色後,可以加壓止血。選擇的瘀線不需要拘泥於一條,可以同時選擇多條。如果患部沒有明確出現瘀傷,則在該關節基底周圍發現瘀傷並刺血(刺血注意事項是預防感染)。刺血後選擇針刺療法,具體用穴爲百會穴、神庭穴、曲池穴、合谷穴、神門穴、足三裏穴、太沖穴、豐隆穴、內庭穴、陰陵泉穴、阿是穴。毫針腹瀉法,清熱利溼,通經止痛,每天治療一次,治療五次。通常,病情可以直接折斷2~3次,平靜下來。

對於痛風靜止期患者,可採用針刺療法進行調整,預防痛風發作。由於尿酸在體內的異常增高與腎排泄功能下降有關,筆者認爲痛風病靜止期患者應補腎氣,增加排泄功能。臨牀可選太溪穴、復滑穴、神門穴、曲池穴、合谷穴、足三裏穴、關元穴、氣海穴、水道穴等,毫針補法,每週2次,10次爲一療程。也可長期採用針刺療法調整,改善體質。

二、中醫對痛風病因和發病機制的認識

1、以脾虛爲基礎,以溼濁爲基礎:素體脾虛加飲食不節,損傷脾胃,運輸失調,引起溼濁,注入皮肉關節,留下臟腑,成爲本病。

2、外邪侵入:外邪滯留肌肉關節氣血不暢,經絡不通,不通則疼痛,長時間氣血損失,血熱瘀傷,通道堵塞,關節腫脹,畸形,僵硬。

3、素體陽盛,臟腑含毒:臟腑積熱是形成毒邪攻入骨節的前提條件,積熱日長,熱鬱是本病的根本原因。

4、溼熱濁毒,留下關節:溼熱濁毒,根於脾胃,留下經脈,閉經,留下關節,留下關節,正虛邪戀,溼毒不去,循經,附着骨節,形成痰核,堅硬如石。所以溼熱濁毒是形成痛風石的主要原因。

三、什麼是痛風

痛風又稱“高尿酸血癥”,是一種因嘌呤(一譯“普林”)代謝障礙,使尿酸累積而引起的疾病,屬於關節炎的一種,又稱代謝性關節炎。痛風的定義是人體內被稱爲布丁的物質的新陳代謝紊亂,尿酸(布丁的氧化代謝產物)的合成增加和排出減少,引起高尿酸血癥,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以鈉鹽的形式堆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異物的炎性反應

四、痛風的症狀

由於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在軟組織如關節膜或肌腱裏形成針狀結晶,導致身體免疫系統過度反應(敏感)而造成痛苦的炎症。一般發作部位爲大母趾關節,踝關節,膝關節等。長期痛風患者發作於手指關節,耳廓包括軟組織部分。急性痛風發作部位出現紅、腫、熱、劇烈疼痛,一般多在子夜發作,從睡眠中醒來。痛風初期,發作多見於下肢。

五、如何預防痛風

痛風病的發作與飲食不整齊、感冒、過度勞累有關,預防發作應實現以下幾點:

1、戒酒。

2、避免過度勞累和感冒。

3、蝦、螃蟹、動物內臟、布丁高的食物應少吃,菠菜=豆類等食物應少吃。

4、大量飲水,促進尿酸排泄。

5、牛奶、蛋類,大部分蔬菜、水果無限。

6、麪食加鹼粥類,含鹼性物質促進尿酸排泄,保護腎臟,提倡食用。

六、痛風艾灸的禁忌

由於艾灸以火薰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膚的燙傷,另一方面,施灸的過程中要耗傷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很多,有些禁忌可以打破,但有些情況確實應該禁忌。

1、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如臉要直接灸,以免形成疤痕,影響美觀。

2、皮薄、肌肉少、肌肉結合處,孕期女性腰骶部、下腹部、男女乳頭、陰部、睾丸等不宜施灸。另外,關節部位不要直接艾灸。另外,大血管部、心臟部不要灸,眼球是臉,也不要灸。

3、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醉酒、出汗、情緒不穩定或女性生理日禁止灸。

4、某些傳染病、高熱、昏迷、抽風期間或身體極度衰竭、瘦骨立等禁止灸。

5、沒有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禁止灸。

七、痛風艾灸的注意事項

1、要專心致志,耐心堅持:施灸時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時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條移動,不在穴位上,徒傷皮肉,浪費時間。對於養生保健灸,則要長期堅持,偶爾灸是不能收到預期效果的。

2、要注意體位、穴位的準確性:體位一方面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根據處方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